當前位置: 壩上草原自駕車旅游信息網 >> 木蘭圍場 >> 木蘭圍場歷史資料
木蘭圍場位于河北省最北的圍場縣境內,與內蒙古交界,從承德北行約120公里。木蘭圍場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這里建立了方圓一萬平方公里,含72圍的狩獵場。到嘉慶25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舉行“木蘭秋”105次。1690年,康熙在這里舉行了著名的平定噶爾丹叛亂的烏蘭布通戰役。木蘭圍場秀麗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視藝術家的矚目,先后有《響鈴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俠傳》(鄭少秋主演)《荊軻刺秦王》(張豐毅、鞏俐主演)《還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視劇在此完成?! ∧咎m圍場,是滿語、漢語的混稱。木蘭是滿語"哨鹿"的意思。木蘭是滿語哨鹿之意。何為哨鹿?打獵時八旗兵頭帶戴雄鹿角,在樹林里口學公鹿啼叫,引誘母鹿 ,是一種誘殺的打獵方法。圍場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獵場所。木蘭圍場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遼闊的蒙古草原。到了清朝晚期,宮廷下令,對木蘭圍場原始森林進行砍伐。到了清朝晚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一盡。全國解放后,1962年,國家決定在此建大型機械化林場。經過林場工人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現在木蘭圍場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工林場,浩瀚森林已經恢復當年的活力。遼闊的蒙古草原,煥發出青春與活力。滿山遍野的山花,笑迎天下游人。國家領導人對此的評語是:“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頭”。木蘭圍場是動物的天堂,影視劇的最佳外景地。
當時的木蘭圍場,根據地形和禽獸的分布,劃分為72圍。每次狩獵開始,先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按預先選定的范圍,合圍靠攏形成一個包圍圈,并逐漸縮小。頭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隱藏在圈內密林深處,吹起木制的長哨,模仿雄鹿求偶的聲音,雌鹿聞聲尋偶而來,雄鹿為奪偶而至,其他野獸則為食鹿而聚攏。等包圍圈縮得不能再小了,野獸密集起來時,大臣就奏請皇上首射,皇子、皇孫隨射,然后其他王公貴族騎射,最后是大規模的圍射,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內有一幅《乾隆木蘭秋圖》,生動地描繪了清代圍獵的壯觀情景。每次圍獵,一般要進行二十幾天。圍獵結束以后,以張三營行宮(現隆化縣境內)舉行盛大的慶功告別宴會,飲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請蒙古等王公,按軍功大小,予以獎賞。
現在,圍場還保留著東廟宮、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長城說碑等十幾處清代皇帝行圍狩獵和北巡圍場的文物古跡,以及點將臺、將軍泡子、十二座連營等古戰場遺址。圍場不僅是著名的狩獵名苑,更是一個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的旅游勝地。優美的自然風光被田紀云副委員長贊為“水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塞罕壩景區一百多萬畝森林,一百多萬畝草原,為游人提供了回歸自然、旅游觀光的美好去處。
春夏時節,萬頃松濤,清風習習;茫茫草原,繁花似錦,游人徜徉其間,心曠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紅葉滿山,霜林疊翠,吸引無數國內外游客和藝術家前來觀光、攝影、寫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蒼蒼、氣象萬千;雪淞玉樹,無限情趣。豐富的冰雪資源為人們提供了滑雪、狩獵的理想場所。
1991年國家建設部通過專家論證把木蘭圍場確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隨著人們回歸自然愿望的增強,來這里旅游的人數不斷增加,到1998年年接待游客已達45萬人次。同時,木蘭圍場秀麗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視藝術家的矚目,先后有《響鈴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俠傳》(鄭少秋主演)《荊軻刺秦王》(張豐毅、鞏俐主演)《還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視劇在此完成。
一道綠色長城
木蘭圍場自然保護區坐落于華北地區著名河流——灤河的上游地區,集中分布在河北省圍場縣的西部,總面積5萬余公頃,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瀕危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主的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于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過渡帶,遠望猶如橫亙在冀北山地與內蒙古高原之間的一系列大壩,因此,又有“壩上”之稱。由“壩”根向南,則是連接壩上高原和冀北山地的丘陵山地地帶,由厚厚的沙土覆蓋的古老花崗片麻巖構成的山嶺呈渾圓狀。這里也是保護區的核心區域,由于森林植被十分豐富,沙土層已被牢牢鎖住,使之不能形成流沙。保護區的南部是冀北山地的北端,此區域多為崇山峻嶺,山高坡陡,地勢險峻,溝壑深幽,林木蔥郁,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觀。
由于保護區內植被保存較好,森林覆蓋率高,形成了區域小氣候特征,降水相對充沛。保護區內空氣質量較高,藍天白云,綠草如茵勾勒出保護區如詩如畫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