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壩上草原自駕車旅游信息網 >> 沽源壩上草原 >> 閃電河流域的風云
閃電河,古稱濡水,從沽源與豐寧兩縣交界的古巴顔屯圖固爾山發源,越山林,過湖泊,迤邐前行,曲致如帶,穿過沽源,繞藍旗,經多倫,過承德諸地,匯小灤河、武烈河、柳河、暴河諸水,從喜峰口路過長城,奔騰直下,注入渤海,流程877公里。千百年來,她象母親一樣滋育著壩上草原,使這里山清水秀、天藍云白、鳥語花香、牛羊肥壯。你可曾知道,美麗富饒的閃電河流域,在遼、金、元數百年的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遼時稱為"炭山",又稱"涼陘",金時稱"金連川"。遙想當年,"十萬蕃騎飲灤河,莽莽草?;⒙共?quot;。912年,遼太祖征奚,大獲全勝,三月到灤河行宮,勒石記功。太祖崩,次子太宗耶律德光繼續南征北討,在涼陘駐扎策謀,有史可尋的就六次之多。及至景宗早夭,新寡的肖太后攝政,主宰了大遼。從此對宋大規模進犯,以實現她吞并中原的勃勃雄心。在閃電河流域,肖太后策劃、坐鎮指揮了"高梁河之戰"、"瓦橋關之戰"等戰事。特別是"岐溝關之戰"和"飛孤口之戰",北宋趁遼景宗剛崩、圣宗幼小,集三路大軍企圖一舉收復燕云十六州,肖太后親率大軍在蔚州、涿州與宋軍浴血奮戰,連陷城池。同年7月,斜軫統軍在朔州狼牙村擒名將楊繼業,"自是宋守云、應諸州者,聞繼業死,皆棄城遁。"
此后,從統和九年至二十五年連續十七年間,肖太后和圣宗都在閃電河清暑、巡幸,接受屬國的進貢和部族的朝見,研究、部署安邦定國大計。閃電河流域的二道渠村東南的一處村落遺址中,發掘出大量陶瓷殘片和一枚遼代的"太平通寶"?!哆|史,地理志》載:"炭山,又謂陘頭,有涼殿,承天皇后(肖太后的封號)納涼于持此。山東北三十里有新涼殿,景宗納涼于此,唯松棚數徑而已",所以遼人沒有能給我們留下保存完好的地上建筑。相傳為肖太后的梳妝樓,現已證實為元人古墓。美好的傳說只能看作是世人對肖綽的懷念而已吧。然而,自古以來,夏天就很熱,一千年前,沽源就是避暑的好地方____這一點是確信無疑的。